營業征詢:400-899-
技術辦事:400-899-
征詢熱線公司前台:-588
售前征詢:-558
公司地址台灣市噴鼻洲區興華路212號動力大廈二樓
種別:社會消息宣布人:依致美宣布時光:2017-05-31
文章中的壹切主板、內存條等均爲IT之家網友的“私藏骨董”,個中有從1989年到2017年的經典PC硬件。
電腦,由起先“盤算機”稱號發展成如今眾所周知的“電腦”,由1946年的ENIAC發展到現在2017年各型各色的PC,個中經由了天翻地覆的變更。那末,明天筆者率領人人走進我的“博物館”,壹路來看看1989年到2017年的PC硬件的變更。
在1986年,世界上第一台386盤算機問世。而筆者手上的主板也許是1989年時期的,以下圖:
你們可以看到,這塊主板上有大批的黑色的ISA插槽(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,工業尺度構造總線),占領了主板三分之二的空間。
而在主板的正面,只要一個有些怪僻的接口。所以在那時,銜接顯示器等都只能經由過程ISA插槽的擴大卡來銜接。
然後我們來看看那些插在ISA插槽上的擴大卡:
起首是聲卡:
然後我們再看看ISA插槽的顯卡:
經由歲月的浸禮,它們都生鏽了。輸入用的是VGA。
在之前,主板下面是沒有硬盤的數據接口的,也要依附ISA插槽上的擴大卡:
然後我們再看看CPU:
CPU在主板的左下角,是Cyrix臨盆的Cyrix FasMath 83D87,異常老。
比擬風趣的是,主板上有一塊AMD的芯片,下面印著AMD的LOGO和微軟Windows的LOGO:
然後我們再看看內存:
這些內存是30pin FPM DRAM,一條內存的容量僅僅爲256KB。我們來看看內存的正面和後頭,一條內存上只要兩個芯片。
主板上還有一個空的80386PGA的槽。四邊都寫上了數字和字母,都對應著每壹個觸點。
供電用的是12pin的接頭。
上面是更多實拍圖:
在1989年到1996年之間,80386曩昔了,80486、586也接踵曩昔了,而英特爾也不再以數字定名,而是開端了奔跑的時期——而筆者手上就有一塊搭載了奔跑MMX的主板:
與之前一樣,這塊主板仍然沒有板載聲卡、顯卡。
這塊主板上有了PCI插槽,但依然保存了三個ISA插槽。所以之前的聲卡、顯卡也能夠插在這下面。
上面是一張PCI插槽的顯卡:
CPU用的是奔跑MMX:
接口是Socket 7。
在這塊主板下面,有兩種內存插槽,一種是72pin SIMM,另外壹種就是EDO DRAM。筆者手中有一根EDO DRAM的內存條。
這根內存是Ramaxel(記憶科技)的128M的內存。這在昔時算是挺高級的了。
而在貯存方面,這個主板有幾個硬盤/軟盤接口:
不外上面的接口並非IDE。是用來接軟驅和硬盤的。
我們再來看看昔時的貯存。
在昔時,用的硬盤大多半是2.1G的。但筆者手上這塊昔時的硬盤看不出來容量是若幹G的。
讓我們回到主板下面。
從主板下面某個芯片的年份可以看出,這塊主板也許是在1994年臨盆的。
應用英特爾芯片組。
這塊主板采取了兩種供電計劃,一種是如今的20Pin電源接口,一種是之前的12 Pin接口。
1989年——1994年的經典PC硬件差不多就引見到這裏,我們下期再會~